实验教学项目(航空航天心理及人因工程仿真实验平台)
(一)平台简介
航空航天心理学是陕西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心理学科。然而,由于受专业特性、实验设备及实验情境等因素的影响,航空航天心理学实验往往风险大、成本高、专业性强,很难在本科教学中广泛开展。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据“风险情境安全化、发展进展短时化”的理念,利用计算机建模技术把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了指向“航空航天心理学及人因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目的在于以心理学科学问题和科研课题为导向,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类工效学、航空学、航空医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理解和认识高科技、高风险作业条件下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平台的实验项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航空航天心理学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航空航天活动等实验情境,以安全为导向,探讨这种特殊行业领域中作业者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揭示飞行人因失误或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机制,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航空航天活动中作业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第二部分为汽车驾驶行为及人因工程仿真实验,针对汽车驾驶行为,系统探讨驾驶环境、个体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对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真实场景中路况信息、路标、天气状况、驾驶员心理状态、其他道路使用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及对驾驶员注意资源的高需求。
目前,本平台已经逐步实现了与国家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空军航空大学以及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等国内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实验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实验中心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从而扩大了该实验平台在相关科研机构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本平台的实验教学项目清单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形式 | 相关课程 | 培养目标 |
航空航天心理学仿真实验 | ||||
1 | 形象演示 交互式操作 | 航空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 基础理论 | |
2 | 形象演示 交互式操作 | 航空心理学 人类工效学 | 基础理论 | |
3 | 形象演示 交互式操作 | 航空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 基础理论 | |
4 | 形象演示 交互式操作 | 航空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 创新研究 | |
汽车驾驶行为及人因工程仿真实验 | ||||
5 | 形象演示 交互式操作 | 认知心理学 人类工效学 | 基础理论 | |
6 | 形象演示 交互式操作 | 认知心理学 人类工效学 | 基础理论 | |
7 | 形象演示 交互式操作 | 心理测量学 人类工效学 | 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