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三山问题”交互实验


所属课程 

发展心理学

实验原理 

皮亚杰指出,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逐渐从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中脱离出来,逐步考虑他人的观点与想法。在著名的“三山实验”中,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法站在他人的视角报告他人视野中三山的位置关系,总认为对方所看到的山就是自己所看到的样子。而随着年龄的提高,儿童才逐渐获得这种去中心化的能力,并获得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实验目的 

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用三维仿真技术再现三山实验情境及其操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互动程序感知到儿童在三山实验中的三维视觉效果,亲身感知到不同思维阶段的儿童在面对三山实验时的感知和表现。此外,通过互动程序设计增加对三山实验具体操作程序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儿童期个体去自我中心化,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情况。

实验方法 

材料与仪器:计算机等

被试:儿童

程序:在虚拟实验中,首先让学生了解实验情境,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学生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学生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学生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第二步,让学生观看视频,观看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三山实验任务中的表现,并了解实验过程。第三步,学生根据问题情境站在不同年龄、处于不同思维阶段儿童的角度完成三山任务的测试。

统计分析:分析儿童行为特征。

实验结果与分析

高龄儿童可以从他人角度分析问题,而低龄儿童则只能从自身角度分析问题。

三山实验可以揭示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状况。